功夫在课本外
发布时间:2012-06-06
回忆自己学语文的经历,小学、初中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很难想起来,但对刘兰芳评书、对《呼延庆打擂台》等小说的迷恋至今难忘;高中的语文,还能记得老师动情的朗读以及抄在黑板上的辛弃疾的《摸鱼儿》,印象更深的则是老师借给我们的《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等小说。重读张中行老先生的《作文杂谈》,也说: “语文课学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没忘记的却是课外偷闲看的各种小说”,还说“自己能够勉强写通文章,主要还是得力于课外”。张老一辈子教语文、编语文课本,对语文教学是再熟悉不过了。老专家的同感,让我确信,语文教学,功夫更多的当在课本以外,甚至还可以说,在课堂以外。
这样的想法,可能很多语文老师也有。但是在普通学校,因为有升学的压力,有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束缚,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不敢大力倡导课外阅读,仍然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在课文分析、词句训练上。而我们特教学校,升学压力小,倒是可以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多读书。所以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我就和学生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上语文课的时候你认真听讲、认真写作业,不一定能学好语文;但是如果你经常读书,课堂上即使不好好听,也很可能学好语文。
于是新学期我们语文课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文、学课文,而是定读书计划。先考虑阅读量,按平均每天读半小时计,速度快的能读一万字,慢的能读五千,一个月下来,每人应该能读200至400页,差不多一本书。对于个别用盲文而摸读很差的,则尽力而为,不作硬性规定。然后是选书。一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但是学生以往的阅读经历太少,根本不知道有哪些书,更不知道自己会对那些书感兴趣。我就先为他们选了风格和难度不同的几种:《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小王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在课堂上尽量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些片段。果然,同学们都为小豆豆的可爱顽皮而笑声阵阵,为《草房子》中乡村少年的纯真感情会心微笑。于是,最不爱学习的一位同学问我有没有盲文版的《小豆豆》,我就用盲文刻印机刻出了一部分给他读;语文基础很差,上学期还在另一个班上语文的一位同学要读《草房子》。后来,我们又陆续添置了一些新书,如《城南旧事》、《呼兰河传》以及一些名著的缩写本等等。就这样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想读的课外书。
书选好了,怎么读?为了保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把读书作为负担,一开始不做硬性要求。还可以给学生一周的试读时间,一周之内,你可以随时换书,过了一周就要确定下来。每天读完了,如果有什么感想,可以写点读后感;如果觉得那个地方写得好,可以抄下来;如果什么也没有,只要记下这一天读了多少页就行了。然后,每周拿出一节课来,专用于阅读交流。课堂上,学生可以复述读书内容,可以朗读精彩片段,可以谈感想,老师简单总结;如有剩余时间,老师也说说自己一周的阅读经历,或者读一些精彩片段。
当然,在这个影音发达的时代,让学生保持阅读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文字的解读相比影音的感知更费力一些,而且读书是需要能沉静下来,能耐住寂寞的。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新鲜,学生对读书都兴致勃勃。新鲜劲儿一过,有的同学就更愿意干别的事儿了,比如走读的回家后更多的是看电视,住校的则闲聊天、听收音机。所以老师对学生阅读动机的激发,是经常要做的。比如,读书交流时对读书好的同学大力表扬,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进而营造一种读书比赛的气氛。为了引起兴趣,我还给学生播放一些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再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原著。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成效最显著的是同学G。该同学因为语文基础差,原来被安排在另一个班上语文课。新学期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再去那个班,就在本班跟着试试。由于识字量太少,该同学一开始读课文都很困难。考虑到她基础太差,我打算先不让她读课外书,先补补课本上的生字。可是她对补课表现出很厌烦,而对课外书反倒很有兴趣。为了让她对语文产生兴趣,我就允许她读课外书。没想到,她成了班上最爱读书而且读得最多的同学。读书多了,她的识字量也迅速增加,读课文也比以前强多了。当然,不管是课文,还是课外书,对她来说还是有不少生字,可并不妨碍她对基本内容的理解。最重要的,她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自信心大为增强。
跳出语文课本每学期那几十篇、不到十万字而且还有一些篇章饱受诟病的小圈子,把师生从单调繁杂的课文分析中解放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带着兴趣和热情读想读的书,该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吧?我们特教学校,升学压力很小,每班人数又很少——一般十名左右,很适合于个性化的阅读和个别指导,正是追求这种理想境界的可用武之地。就让普通中小学的老师羡慕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