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用爱陪伴——在动态支持中疏导和抚慰特殊儿童家长的消极心理
发布时间:2019-12-19
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汪琳琳
特殊儿童家长作为孩子的首要监护人和主要照料者,承担着比普通儿童家长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尤其表现在教育无策、时间与精力不足、无法与孩子沟通、担心孩子成年后的就业与生存等方面。长期的抚养压力使得特殊儿童家长时常陷入焦虑、抑郁、恐惧的负面情绪中,心理健康水平很低。如何做好家长的心理工作,使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并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儿童,进而推动特殊儿童未来的康复状况和后续发展,是我校一直在探寻的问题。
一、“问题父母”的类型与特点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残障孩子的家长。他们有的对孩子满腹疼爱,有的对孩子严格控制,有的则对孩子放任不管。他们有的能接受身为残障父母的现实,有的则一直不愿面对真实。渐渐地,学校里大概形成了这样三类“问题父母”:
1.“指责型”父母。这类父母不光对孩子常常加以指责,对自己更是责备悔恨。他们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生下这个孩子,后悔刚刚打了自己的“傻孩子”,指责自己怎么变成了一个母老虎,指责自己把生活过的一团糟......可是他们又控制不住地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着实一个矛盾体。这类孩子情绪波动大、挫败感强。
2.“溺爱型”父母。认为孩子很可怜,是这类父母的主要心理,为此,他们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主要是食物方面),也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
3.“忽视型”父母。这类父母全然不理解孩子,甚至有点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他们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也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他们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二、“评估+干预+再评估”心理动态支持模式的建立
面对家长存在的负性心理,学校统筹校外专家、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心理学专业教师等资源,依托学校教育平台,采用“评估+干预+再评估”的动态支持模式为家长的心理健康发展助力。
1.评估。评估包括观察评估、访谈评估和问卷评估等,在我校,评估不单是心理教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与家长接触的时间很多,日常陪读、每日接送、家长访谈,都为我们直接了解家长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养观念、教养行为、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提供了机会。同时,全校范围内的专业性家长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针对性的人格测试、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社会支持系统测试,也为全方位分析家长心理发展提供了支持。
2.干预。根据评估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学校组成“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及时进行干预。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全校教师共同参与,提出对策,制定方案。例如,在秋季新学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校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特殊儿童的父母双方均存在普遍的负性心理反应,其中母亲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父亲。为此,学校指导小组统筹问题与分析原因,以特邀特教专家进校做讲座、校长开家长会的形式,帮助家长们转变教育观念、接受现实、获得教养技巧、减轻心理压力。学校还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定期为家长,特别是在校陪读家长(以母亲为主)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活动和分享交流感受的形式释放他们的内心压力,获得尊重与爱。
针对发现的个别突出问题,班主任联合本班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共同参与。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团队,根据不同障碍学生类型、能力发展、问题行为、家庭教育现状等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康复指南与心理支持。视障学生落脚于视觉缺陷补偿、心理健康发展、个性品质养成,智障学生落脚于八大领域发展、良好习惯养成、情绪与问题行为干预,自闭症学生落脚于活动课程家庭延展、自理能力发展、情绪与行为问题干预等。整个指导过程有针对性的为家长解决了教养困扰、减轻了心理压力。期间,班主任教师和班级教师通过QQ、微信聊天、面谈、家访,心理教师通过个体心理咨询,持续、动态为家长提供支持。
3.再评估。“每位教师都是家长的依靠,每位家长都是能动主体”是学校做好家长工作的初衷,秉持着这一初衷,不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还是任课教师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都在时刻关注着家长的内心需求与变化。每一次的整体干预和个体干预后,教师们都会做好效果评估与反馈,并对家长心理发展进行实时追踪,力求最大程度、最具效果地帮助到每位家长。
评估、干预、再评估、再干预……整个过程不断循环,永不停滞。家长通过学校教育这个平台感受到温暖、力量、支持,产生获得感、满足感,进而以热情的姿态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每一天是我们每个特校人的心声,也是特殊孩子们希望看到 “父母样子”。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尊重特殊孩子,平等对待特殊孩子家庭的大时代下,特殊孩子和他们家庭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