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研天地 > 成果成效

启智三班第二学期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5-04-22

一、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人。其中男生4名,女生4名。

高静涵:脑瘫,四肢活动不灵活,胆子小,数数10以内,认读能力较差,不会写字。

李敏:智力障碍。很内向,但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不是很稳定,有的时候学的快,做得好。但是偶尔会犯些小糊涂,拎不清。

曲天添:唐氏综合症。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比较慢,课堂的参与情况与他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的时候很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复性的,熟悉性的内容,兴趣浓厚。但是如果情绪较低落,则会显得比较倔强,不太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刘宇:智力障碍。态度积极,每次都很认真的参与课堂活动。但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给的任务。

蒋玉跃:唐氏综合症。能力较强,学习态度也很积极。遇到困难不会动脑,习惯性的依赖于别人,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通常能够将课堂任务完成的很好。课上和课下完全是两个人。

姜华宇:智力障碍。学习认真、积极,能力在本班的同学们当中算是比较好的。但是老师在身边的时候显得有些紧张。 

苗幸:脑瘫。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口头语“我不会”。老师单独指导之后仍然不愿意参与。

陈玉全:自闭、多动。能简单的数数1——10,但是书写混乱,认读数字能力差。

在通过大脑及数手指的配合方面使同学们提高计算能力,比较难以实现。所以本学期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更能够用到的东西

二、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2.熟练使用计算器,能准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3.认识整点、半点,熟悉自己的作息时间。

4.认识人民币的各个币值,能简单购物。

5.培养学生听课专心、学习认真、书写整洁等较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同伴和谐相处。 

三、具体措施 

1.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 

2.采用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争取人人有进步,个个有提高。 

3.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加强实际操作,通过摆、拼、涂、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耳、口、手、脑并用,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状况的改善。 

4.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5.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增强数学运用的意识和技能,注重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

三月——使用计算器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四月——认识时间(钟面、整点、半点、作息时间),10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

五月——认识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超市购物), 100以内连加减的混合运算。

六月——联系实际,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做简单应用题。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部分从《生活数学》选取,部分选取生活实际,并且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


地址: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峰北路85号  电话:0631-5817316  招生电话:0631-5961282

友情链接: 特殊教育网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威海市教育局   中国盲文出版社  

Copyright © 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6038513号-1  技术支持:奥讯软件